3)第九十四章随缘施为_扬锋汉起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位慧能大师倒是见缝插针,抓住机会便劝说自己出家,这可不是自己想要的结果。

  慧能大师见杨安玄摇头,轻叹道:“汝既知佛性清净,明镜非台,如何能从老僧这里求得心安?”

  这场针对自己和杨家的风波起自两王,杨安玄知道与两王之间的仇怨难以化解,唯有找寻有力的臂助抗衡。

  能与两王相抗的是谢家,听阴敦提取,赏菊会上刁云出言挑拔,谢混认为他觊觎晋陵公主,恐怕谢家也对他心有不满。

  除去王谢两家,便只有皇家了。天子司马曜身处深宫,自己不过是国子生,根本没有机会接触到,会稽王司马道子见过一面,似乎对自己的印象不错。

  只是想抱司马道子的粗腿,也不得其门而入。王府门前每天车马成行,都是等着会稽王召见的人,哪轮得到自己。

  司马道子信奉佛教,时常请慧能大师入王府讲经。此次弘法大会司马道子曾到瓦棺寺,听慧能大师讲《大般涅槃经》,布施寺中五十万钱。

  杨安玄来瓦棺寺求见慧能大师的目的,就是想寻机借助大师这块敲门砖,找机会接近会稽王。

  几句话相谈下来,杨安玄知道慧能大师是得道高僧,不是支妙音那种借着佛门外衣出入朝堂谋求私利的人。

  能将两首偈语刻于瓦棺寺石壁已是大收获,得陇何望蜀,杨安玄欠身一礼,起身欲告辞。

  慧静大师笑道:“杨檀越且慢。老衲听闻你曾乔装深入燕境,见过燕主慕容垂。前日天子派人送来谶语,让老衲解谶,询问燕代之战谁将获胜。杨檀越亲历战场,想来对两国军事比老衲要了解得很,老衲想请教一下杨檀越。”

  散播童谣的目的可不是为了从赌坊捞钱,杨安玄推测童谣会在京中引发轩然大波,天子会关心燕代两国交战的结果。

  作为亲往燕境查探军情的当事人,杨安玄以为天子或朝臣们或许会想起他,向他探听燕代两国的虚实。这样他便能顺理成章地出现在天子面前,让针对他和杨家的人有所顾忌。

  事情猜到了开头,却没料到询问的不是天子和朝臣,而是瓦棺寺的老僧。

  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

  自己乃至杨家在天子、会稽王、王谢家这样的顶级门阀眼中不过可有可无的小人物,在利益交换时多半属于可以牺牲的位置,唯有表现出自己和杨家的能力、价值,才会让针对的人有所顾忌,才会让天子不轻易舍弃杨家。

  因此,自己关于代胜燕败的推断要被天子所知,自己不能觐见天子,只有借助慧静大师了。

  细细地将燕代两国的情形分析了一遍,杨安玄的结论与谯王司马尚之相同,别看燕国目前占据优势,但代国其实在诱敌深入,等待燕军生变之时。

  “此战,代国必胜。”杨安玄眉宇轩动,斩钉截铁地道。

  慧静大师未置可否,微笑道:“多谢杨檀越为老衲解惑。”

  该说的话已说完,杨安玄起身告辞。法严亲送杨安玄出寺,回到慧静的住处,见师兄正在挥笔解谶,纸上的内容正是杨安玄所说,最后得出结论代国胜。

  等慧静搁笔,法严迟疑着开口道:“师兄,解谶一事天子甚为重视,仅凭杨檀越所说师兄作下断语,是否有些轻率。寺中有不少信徒是中军将领,师兄何不听听他们怎么看?”

  慧静摇摇头道:“师弟着相了,解谶本是儿戏,何必放在心上。天子重视与否,与吾等修行何干?既然老僧问了杨檀越,杨檀越又给了答案,此事便到此为止。”

  指了指那张解谶,慧静道:“你将这张解谶和天子送来的谶语一并派人送往会稽王府。”

  法严点头应是,伸手取了解谶,又从案边取出黄帛所书的谶语,小心地捧在手中。

  慧静看了看案上的偈语,轻叹道:“杨檀越的这两首偈诗刻壁之事你放在心上。这两首偈语让本寺与杨檀越深结因果,怕是将来因之多事矣。”

  请收藏:https://m.bqgrr.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