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二百二十五章战事胶着_扬锋汉起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声驟急,无数骑从城中冲出,汉人居然敢出城作战,石真狞笑挥矛,率领秦骑朝城中处杀去。

  「铮」,槊锋与铁矛碰在一处,石真被槊身传来的大力撞得往左一歪,杨安玄策马而过,举槊继续朝前挑去。

  石真身后的秦骑用刀往外推槊,刀被槊杆压住,槊尖往前一突,刺穿皮甲,扎入胸膛。

  尸体挂在槊锋之上,杨安玄一抖手,尸体横飞而出,那些秦骑纷纷策马躲避。

  蒯恩策马迎上石真,二话不话举矛就扎。两根钢矛火星四溅,四眼互瞪,不分上下。

  秦骑与晋骑绞杀在一处,杨安玄手中长槊如龙翻滚,左右两侧的孟龙符和蒯恩如同两只蛟龙相随,秦骑难当其锋。

  石真带人冲至城门前,城门已经关闭,城楼之上箭只漫空而起,打得铁甲「叮叮」作响,身旁不时传出痛呼之声。

  秦骑数量众多,杨安玄不敢恋战,趁着秦军尚未反映过来,一路冲杀转往南门。

  城楼之上俞飞早有准备,打开城门让杨安玄等人进入,然后巨弩发威,逼退追兵。

  姚崇听到哨骑禀报,晋师出城偷袭,率着大军赶到战场,杨安玄等人已经入城,留下五十多具秦军的尸体在地。

  杨安玄手持长槊登上城头,欢呼声四起,「杨将军威武」的喊叫声震天动地,军心大振。

  姚崇脸色铁青,本想扬威反而丢了颜面,恨恨地扬鞭指向城头,道:「城破之时,当斩小儿之头悬于城头。」

  八月二十三日,秦军开始大举攻城。

  鼓号声中,砵

  大的石块像雨点般砸向城头,击打得城墙上的尘土「簌簌」下落,攻城车、冲车、轒辒车、云梯像怪兽般地朝偃师城冲来。

  杨安玄在飞石箭雨之中,指挥着兵丁射箭投石,尖啸、轰鸣、惨叫、呼喝在偃师城上空交织在一起。

  八月二十五日夜,杨安玄率军出东城袭营,裴、严两家坞堡奉命出动,不料秦军有所准备。

  姚崇下令严守营寨,抵御裴、严两家进攻,亲率大军追杀杨安玄所部。

  军力相差悬殊,杨安玄只得与孟龙符、蒯恩断后拼死抵挡,以伤亡一百二十六人的代价逃回偃师城。

  面对秦军的猛攻,杨安玄下令堵塞东、南、北三处城中,只留西城出入。

  万钧神弩在关键时发威,屡屡击碎秦军的攻城器械。那些守城的部曲、百姓在经历生死之后,逐渐习惯了战斗,在杨安玄的指挥下,攻城和守城变成了消耗战。

  姚崇试探分兵前往裴、严两家坞堡,两家坞堡守御森严,比起偃师城更为坚固,姚崇索性各派两千兵马防御两家坞堡,集中大部兵力攻打偃师城。

  八月二十九日,张济回到平城,在东堂向天子拓跋珪禀报晋国无力增援洛阳,愿将洛阳献与魏国。

  朝会之后,张济在西堂向天子密奏嵩山逢仙一事,献上《云中音诵新科之诫》。

  拓跋珪很感兴趣,详细询问了张济在嵩山见闻,张济说到寇谦之所说的六字真言,拓跋珪下定决心。

  八月三十日朝会,拓跋珪下令太尉穆崇率轻骑两万救援洛阳城。历史发生了改变,史书载魏皇派太尉穆崇率六千轻骑救援洛阳。

  对于拓跋珪而言,此刻正全力与后燕慕容宝作战,若与后秦翻脸并非良机,而晋人求救又有寇谦之的真言,让拓跋珪决定冒险一试,能得到洛阳自是欢喜。

  穆崇为人机敏果断,跟拓跋珪相识于微寒,两次救过拓跋珪,所以拓跋珪对他十分信任,任其为太尉,兼任侍中,加封安邑公。

  出征之前,拓跋珪交待穆崇见机行事,能取洛阳则取,不能取则驻守野王(河南省沁阳市),防止秦军渡河。

  金墉城,辛恭靖能感受到秦军攻势没有以前强了,杨安玄在偃城城分担了他的压力。

  这些天没有看到姚崇的军旗,这位秦国齐公应该率军去了偃师城,但愿杨安玄能守住。

  请收藏:https://m.bqgrr.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