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一零六章 釜底抽薪_念念清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还未开口,易琛先道,“赵重山明日要过来赔礼请罪。”

  原来他是为这件事开心的。

  慕椋疑惑道,“怎么说?将军何时与他联络了?”

  易琛便道,“不是我,是叔父。”

  这时,身旁的易川方才道,“这是个误会。义军就那么点人,没这个胆量称王,先入咸阳也是机缘巧合罢了。至于屯兵守关,也是为了防燕国的援军。”

  “再者,破咸阳终归是反秦第一大功,各国都看着,若要此刻动兵反杀义军,恐惹天下非议,是不义之举。”

  易琛点头道,“想当初,反秦大业困阻重重,义军与我结为盟友,一路相扶至此,堪比手足,我也不忍对他们下手。”

  慕椋顿时哑然,不知该说什么好。怎么短短半日,易琛就改了主意,还是趁自己不在的时候?

  他满心疑虑地望向了易川,便试探问道,“敢问相国今日见了赵重山?”

  易川便道,“是。”

  虽然答是,但显然不是,重山明明才与自己见了面,怎么可能同时又见了易川呢?

  慕椋便疑易川见的其实不是重山,而是钟离。只有他才能使得出这釜底抽薪的计谋来。

  钟离让苏煜和重山这边稳住自己,那边自己却私下会见了易川。

  易川和易桓不同,易桓习武,易川从文。易桓死后,为了安抚易琛,他方从豫州赶了过来,近日才到。他与易桓一样,深得易琛信赖与敬重。

  众人皆以为,慕椋是易琛面前拥有绝对话语权的人。只要他点头,义军立马得救。

  这话虽不假,但要说得动他,钟离早就看出并没有什么把握。而恰巧,一个比慕椋与易琛更亲近的叔父来了,更可喜的是,叔父易川与自己交情匪浅,实在的知己好友。

  就这样,虽然苏煜未能说动慕椋,但钟离说服了易川。

  这一局,钟离险胜。

  慕椋猜出个中一二,知道自己无法与易川对质,只好努力劝道,“话虽如此,义军气候初显,又尽得人心,今日不除,日后定是大患,恐成魏国强敌,将军三思!”

  易琛皱了皱眉,话是赞同的,但他却道,“我又何必怕他。难道你对我,连这点信心也没有了?”

  慕椋便道,“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将军,你当未雨绸缪,方能先发制人。”

  易琛便道,“可叔父说的也有道理,若我杀有功之人,难道天下不戳我脊梁骨吗?”

  慕椋便道,“将军还记得,八方密卷么?”

  易琛惊道,“你的意思是?”

  慕椋便道,“先前,章少游曾提醒于我,八方二字,应的正是中原七国,义军,也算得一国,如此才成八方。加之义军现今,气势如虹,甚至有流言传出,说义军入城之日,紫气随来,大有天子气象,将军不得不防!”

  易川便道,“此是胡说。我已把传谣之人抓来了,查明他与赵重山素有怨怼,所以造谣生事。”

  易琛沉吟了半晌,踌躇间,便道,“命数这东西,有时候也蹊跷,听多了也乱人心智。”

  “既然是八方密卷,必定是八方逐鹿,我若横加阻拦,断了一方,难免有人说我小肚鸡肠。”

  易琛忽爽朗一笑,大声道,“罢了!我易琛便是今日放他一马,来日正面交锋,也当手到擒来。我就许他光明正大,与我较量一场!”

  慕椋再要劝,易琛只是摆手,“我知道你心急,也不争这一时。”

  易川便附和说是。

  易琛之所以放过重山,也不是全因易川的几句话,只是在他心中,义字当头,冷静下来,方觉自己出兵讨伐,的确过于莽撞了。

  慕椋的良苦用心,他亦是知晓的,他对自己足够自信,更希望慕椋也要有信心。

  慕椋心内五味杂陈。没想到半路杀出来一个易川,打乱了所有计划。

  他的话,此刻,第一次不管用了。

  对于易琛的一意孤行,他只能长叹一声。

  慕椋隐隐觉得,他所担忧的放虎归山,就要变成真的了。

  请收藏:https://m.bqgrr.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