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211章 有法可循_大明:让你励精图治,你去养生?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瞻基文化少,也不敢胡说。

  而如今放在这里,大量的明朝民间百姓进入到安南地区,必然会加速明朝对安南地区的融合。

  这样的环境下,也让朱瞻基他们一家人的出现并不会给周围带来多大的影响。

  而在临时于安南有了一个临时的住所后,在朱瞻基的引导下,一家人便开始为生计而忙碌起来。

  身在安南,最好的办法自然是通商。

  与临近的邦国通商。

  这也是朝廷当初的决议。

  要引导民间百姓开始对外的商业行为。

  所以,在朱瞻基的故意引导下,一家人明面上也开始了这样的生计。

  平日里两个孩子除了学习和玩闹外,大部分的时间都花在了这上面。

  年纪小的时候还好,但伴随着他们在这里居住生活的时间越来越长,年纪越来越大,也开始更大程度上的融入到了这种生计差事上。

  当他们从小事开始,一点点的去理解这个世界,理解这个世界上的人。

  经历人性,看清人心,理解人性的这个过程,也正是朱瞻基要他们学习的。

  也正是朱瞻基非要他们跟随自己来到这里而不是在皇宫,在京城当中的根本原因。

  因为在皇宫,在京城,你周围的一切都是虚假的。

  你是看不清这个世界的。

  阿谀奉承,不是这个世界的真相。

  而在这中间,原本只有四人的他们,小院中也是迎来了几个新人的加入。

  老爷子朱棣在彻底将所有的朝政全部交给了朱瞻基的老爹朱高炽去做后,便也用了个借口从京城中离开了。

  心心念念这个曾孙子,便不远千里来到了这里。

  借口说是京城太冷了。

  而与他随行的,则是几个京城中很多才学之人。

  这些人的出现,正是朱瞻基在知晓了老爷子要来这里后,专门让他带过来的。

  是以老爷子的老友为名。

  说是人老了,不想分开了,就索性直接带着过来了。

  其实是为了到这里教导修德和六子本事的。

  其中不乏在战场上有过特殊贡献的武将。

  而伴随着他们的到来,修德和六子的生活也多了一重不同的体验。

  至于朱瞻基,对于他个人而言,可是非常享受这种民间生活的。

  与邻里之间的家长里短,没事晒晒太阳,跟街口的老太太聊聊天,扯扯闲话,倒不是为了什么,就是寻个乐子,并且乐此不疲。

  没事跟胡善祥到地里种种庄稼,种点菜。

  实在无聊,便以走商为名,直接将家里那几个拖油瓶给丢下,自己夫妻俩人一同离开安南,朝着其它的邦国溜达。

  亦或者坐个海船,到海上钓钓鱼。

  总之离开京城后,朱瞻基是想做什么做什么。

  这小日子也是美的不行。

  当然,关键是身边有胡善祥陪着,才让他的生活有了这么多精彩。

  加上朱瞻基本人的性格便乐于过这样的生活。

  反观当

  请收藏:https://m.bqgrr.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