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四二九五章 小小的报复_鉴宝秘术txt下载全本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士的荣誉,并禁止她的作品参加展览。

  194o年她丈夫去世,1945年他的孙子又在东线阵亡。

  1943年她的住宅被炸毁,她离开柏林到德累斯顿附近的一个小镇居住,并在那里逝世。

  她因为和丈夫居住在贫民区,了解普通人民的贫困境遇,她的作品从一开始就反映普通人民的贫苦生活。

  无论是困难或胜利,名利的诱惑或舆论的指责,以至政治上的压力,都没有动摇过她对于工人的热爱,没有改变过她的审美观。

  有人问她,为什么偏要画那些“褴褛粗鲁”的工人。

  她说,她确实觉得他们比那些“文明优雅”的上等人更美。

  她的第一组成名的作品,是反映一八四四年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的版画《织工反抗》。

  这套版画包括《贫困》《死亡》《密谋》《织工的队伍》《突击》《收场》六张。

  珂勒惠支在她的组画中,尖锐地表现了工人们在忍无可忍的境遇下所进行的反抗斗争,以及剥削者的残酷暴虐。

  整套作品画面灰暗,工人们备受压迫,无奈、悲怆跃然纸上,有着很强叙事逻辑,真实的情感触动着人的心灵。

  贫苦的工人守视在病重的妻子床边,“死亡之神”降临到工人家里;

  工人们秘密商讨斗争的对策;

  团结起来的工人结队前进;

  袭击厂主的房屋;

  遭到镇压后工友们把牺牲者的尸体送回家去。

  一八九八年展出这组作品时,年高望重的门采尔和著名画家李卜曼都提议授予作者金质奖章,但遭到了德皇的否决。

  皇帝说,他不允许把奖章给“贫民窟的艺术家”。

  当然,珂勒惠支并不屑于这枚奖章。

  她之后又创作过同类型的作品。

  张天元今天从警所里面顺走的,就是《织工反抗》这套版画中的一幅《突击》!

  这幅画对张天元的触动很大,因为在中国,也有过同样的历史,所以人总是会产生一些共鸣。

  第一次把柯勒惠支的作品介绍到中国的是鲁迅。

  鲁迅自1931年收到柯勒惠支的版画后,在与木刻青年会晤或通信时,经常谈起柯勒惠支先进的艺术思想、严格的创作态度和精湛的版画技法,一再要求木刻青年学习柯勒惠支。

  在介绍柯勒惠支的作品时,鲁迅说:“没有到过外国的人,往往以为白种人都是对人来讲耶稣的道理或开洋行的,鲜衣美食,一不高兴就用皮鞋向人乱踢。有了这画集,就明白人世界上其实许多地方还存在着被侮辱和被损害的人。”

  他介绍麦绥莱勒的作品,也包含了同样的目的:使当时上浦滩上对于西方世界抱有片面幻想的青年们,有一个较清醒的认识。

  当然了,画的艺术性不用怀疑,社会价值也毋庸置疑。

  说到根本,还是要看画的价值。

  张天元曾经在一场拍卖会上见到过同样类型的画,也是珂勒惠支的作品。

  当时的最终拍卖价是五百万欧元。

  这个价,尽管比起很多扬名全球的油画大师的作品,好像不算什么。

  但也绝对可以用价值不菲来形容了。

  这东西,就当成是警所给他的补偿吧。

  不仅没有帮他解决被抢劫的问题,反而还要恐吓他,他自然是非常不爽的。

  所以这就是报复。

  他不可能在这里的警所里乱来,但是顺手牵羊,弄走一两件东西却是轻而易举的事情。

  而且绝对不可能会有人现。

  请收藏:https://m.bqgrr.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