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三五二八章 青铜器热潮_鉴宝秘术txt下载全本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秋拍的“朱利思艾伯哈特收藏重要中国古代青铜礼器”专场创造了白手套佳绩;今年纽约苏富比、佳士得同时上拍“高古重器”,被不少业内人士看作“青铜器热潮”再次来临的重要标志。

  但多数专家并不认为青铜器艺术品会有像明清官窑瓷器那样疯涨。

  原因先是青铜器存世量有限,精品更是稀少,而“市场价格的构筑是需要一定量的成交去配合和实现的。”经营高古艺术品的吉廉这样说。

  再说,受到国家文物政策的局限,青铜器毕竟不能进入国内艺术市场流通,即便是从国外回流的青铜器,一旦进入国门,再次流通就会受到种种限制。

  相较瓷器和书画等其他艺术品门类,青铜器在国内市场的处境非常尴尬,因此这种炎凉始终制约藏家的热情。

  显然收藏鼎、彝、尊、卣等青铜礼器、重器是很不现实的。

  又因为历史久远,其中古铭文和纹饰难懂难识,能够欣赏和鉴定青铜器的人也比较少,成为大多数藏家头疼的问题。

  何况在中国青铜造假无处不在,仿造之风盛行,已展成了一个产业,在洛州有专门造假的“青铜村”。

  由于懂的人少,又难以鉴定,致使市场出现的假货比真品还多的现象。

  王先生也曾反映说,以前部分对青铜器有兴趣的爱好者,买了一两次赝品,就再也不敢涉足了。

  凡此种种限制了,都构成限制青铜器收藏的障碍。

  不过我们也看到越来越多的藏家介入这个门类往往选择一些青铜的小件或者偏门,如铜镜、佛造像以及一些兵器、杂器等小器型。

  这类青铜小件有非常大的存世量,容易买到真器;加之小铜件的价格比较大众化,容易上手,既可以把玩鉴赏,又能练眼力。

  中国青铜器作为一种世界艺术,在海外一直是世界藏家追捧的焦点。

  随着青铜历史、文化、艺术价值逐渐被内地藏家所认识,青铜器精品所散出来的魅力同样不断获取藏家的瞩目。

  相信青铜器在收藏市场上的地位会稳步提升,这一重要历史文物的价位也会随着中国艺术市场整体提升而水涨船高。

  真要说起来的话,其实张天元对青铜器的了解是远远过了其它东西的。

  当然,对于青铜器的喜爱也是一样。

  毕竟有铭文的青铜器,记载的很多历史资料十分珍贵,这一点是大多数瓷器都无法相比的。

  没了席勒在一旁聒噪,张天元也可以更加仔细地去欣赏这些东西。

  但因为时间紧急,他也就随意鉴赏了几件,主要是为了判断这些青铜器究竟是不是真的。

  还好,虽然其中搀杂着将近一半的赝品,但仍旧有四五件东西是绝对的真品,而且非常的珍贵。

  最先被张天元一眼瞧中的,是一件长相很是奇怪的青铜器。

  它的官方名称是青铜铭文鸮纹方觯。

  觯,流行于商周时期的青铜礼器。

  商朝时,觯为小瓶形状,大多有盖子,圆腹,侈口,圈足。

  西周时期,则出现了方柱形的觯。

  春秋时,觯演变成长身,形状像觚。

  亦今为止,所见商周时期的青铜觯遗存主要见圆形,而罕见方形者,因此,愚帐中所藏这件方形且有铭文的青铜觯,尽管无盖,然却是一件十分珍贵难得的遗存。

  请收藏:https://m.bqgrr.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