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三四九五章 乾隆御墨(二)_鉴宝秘术txt下载全本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值得称道的多套御墨。

  当然,即使收藏数量庞大,但御墨对于故宫的藏品来说依然算是小项,对于皇帝来说也主要还是为画画、写字服务。

  而在储藏地点来看,清朝的御墨收藏则主要分布于四个区域,包括养心殿、乾清宫、慈宁宫和北五所。

  养心殿和乾清宫毫无疑问是皇帝所在之处,北五所的古董房一直是储存文玩之处,算是清宫的库房,所以留存御墨也说的通;而慈宁宫区域所留存的墨多以彩墨为主,专家猜测原因可能是给太后抄佛经、画画使用而留存。

  锦盒制作是清朝御墨收藏的重要部分,到了雍正时期,就找造办处给一些没有用过的墨加盒子,于是墨以前都是光光的一块,后来加盒子就形成了一种形式,有漆盒、木头盒等各式各样的盒子。

  尤其是在乾隆时期,档案里很多记载,有时候乾隆嫌盒子不好换一个,有的一套墨九块用了一块还剩八块,放在盒子里不好看,干脆下令重新定做一个八块的盒子。

  有的好墨用了一块剩下的舍不得用了,就再重新换一个盒子,所以大量记载都是换盒子的记载。

  从而就间接的知道乾隆时期宫廷里的御墨制作和收藏。

  当然乾隆对于文化的爱好传承于康熙,书画如此,御墨亦是如此,所以乾隆时期改变了早期御墨的设计,但是他却特别喜好康熙时期留下的御墨。

  康熙根据他自己的心意设计御墨,留下了14种,到乾隆时,他觉得是爷爷喜欢的墨自己也喜欢,于是把这14种墨重新打造了个盒子收藏起来。

  后来根据这14种墨的启,想别的类似题材,展成26锭,后来又展到4o锭,乾隆这套4o锭墨一直非常有名。

  仅这四十锭墨就有三种不同的叫法。

  乾隆时期的六十四御园景,把乾隆热爱的三山五园,还包括圆明园被烧了的景色都做到了墨上。

  64锭墨里就有各个墨家的成果,就如当时的曹素功所做的12锭墨又单独组合成一套,例如其中的三山组成一套,五园组成一套,中海、南海、紫禁城又都不一样,取的名字也不一样,但是凑成一个大的组合就叫64御园景,这一大套可以分成不同的的部分。

  又像西湖十景实际上是45景,不仅仅指现在的西湖景色,而是把整个杭州地区的景色都做到墨上。

  前面是景色,后面是他的御题诗,大部分都是楷体字,也有行书,个别的还有篆书,石鼓文、金文也有。

  不仅以景致入墨,乾隆帝时期的墨品还有表现内廷中较为重要的政治事件和文化活动题材的,乾隆亲自参与御墨的图稿设计,一般以他的御制诗文为蓝本,由宫廷画家集体创作,也有皇帝以赐本或内臣恭摹形式为蓝本,命令臣下进行命题式创作的。

  他对内廷御用墨及藏墨的参与贯穿其整个统治时期,他除对墨品本身的制造及鉴选、分类做出具体要求。

  如今经常在市场中看到的包括“七十二月令”“西湖十景”“4o锭御墨”等墨稿设计后来都流传到地方,由清末的地方墨家再继续做。

  当然,也有并未流传出宫的御墨特例,一套名为御笔题画诗墨的乾隆款九锭御墨就没有在民间现其他版本,这套御墨是乾隆精选了他最喜爱的历代名家绘画分别题诗作赋,下旨要求选最好的刻工依样微雕刻模制作而成,据传这套御墨前后耗时两年方才完成。

  请收藏:https://m.bqgrr.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