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三四八九章 参观笔厂_鉴宝秘术txt下载全本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只要严格按照传统工艺来做肯定好写。

  刘昌明的这番话,让张天元对“匠人”这个概念又有了全新的理解。

  文房四宝中,向来有“笔墨纸砚”之序。

  之所以把笔放在位,皆因制笔太难。

  黄庭坚曰:“唯笔工最难……研得一,可以了一生。墨得一,可以了一岁,纸则麻楮藤竹,随其地产所宜,皆有良工。”

  但是制毛笔太难了,因为,对每个笔工来说,都有要严格遵守的“三义四德”。

  所谓“三义”,是遵守制作工匠技艺要秉承“精、纯、美”的准则;所谓“四德”,是指生产出的成品湖笔要“尖、齐、圆、健”四德齐备。

  “善琏毛笔一直到现在都是由纯手工制作,湖笔虽小,但制笔却是一个系统工程。每支湖笔从原料进口到出厂,都要经过择料、水盆、结头、装套、择笔、刻字等十二道大工序,而每个大工序,又可被分解为少则二三道,多至二三十道小工序。”

  张天元惊叹于湖笔的精美。

  问其所以然,刘昌明机关枪一般说出了一堆专业术语。

  这让刚刚理清头绪的张天元思维又如坠入迷雾。

  看到张天元的迷惑,刘昌明把他领进一栋三层的大楼观摩湖笔制造工序。

  走上二楼,阳台上的一幕立时把张天元给唬住了:几十个竹栏棚一字排开,每个栏棚里都晒满了如同水饺一般的毛绒疙瘩。

  张天元赶紧拍了一张照片在微博上晒。

  萝卜头、干鱼?小伙伴们开始自由想象。

  没等张天元公布答案,旁边有人就开始惊呼:“好多水饺!”

  他这声落后一秒钟,房间里出山呼海啸般的笑声。

  善琏有句形容事情难做的俗语:“毛笔一把毛,神仙摸不着。”

  而湖笔笔工做的就是“神仙摸不着”的理毛工作。

  想把自由生长的狼毫、兔毫、羊毛做成蓄墨聚锋的湖笔,难度可想而知。

  小小笔头上的每一根兔毫、羊毛都是“千万毛中拣一毫”得来的。

  就拿水盆工艺来说,真正要做好,少则三年,多则十载。

  好在湖城笔工们从来对自己的工作都是“从一而终”。

  无论是水盆、择笔,还是刻字,要么不干,要干就是一辈子。

  在张天元观摩的间歇,厂长拿出一本黄的相片,那是上世纪七十年代拍的黑白照片。

  看到相册,老头老太太们不约而同地围了上来。

  “这个是我?你看那时皮肤嫩得像豆腐似的!现在真是干树皮啊!”

  “这不是我刚刚被师傅允许执刀刻字时拍的么?没想到这一刻就是五十多年啊。”

  ……

  老笔工们,进厂时都是靓丽的少女、阳光的帅小伙,但如今已经成为了白苍苍的老人。

  当时他们没想过会干这么长时间,但是干的时间长了后,就没想过要离开。

  制湖笔是一门有一百多道工艺分工协助的技艺,每一道工序都不可或缺。在一起协作久了,工作之外的生活,大家也成为一个都不能少的亲朋至友。

  从湖笔厂出来后已是下午两点。

  刘昌明有些累了,建议张天元去湖笔街转转,因为国营的湖笔厂是善琏湖笔的型存在。

  要了解真正的湖笔,就得拜访湖笔街那些民营的笔庄,他们的生活才是湖笔真正的生态。

  于是张天元决定在湖笔街入口处找了一家旅馆住下,竟然现不同寻常处整个湖笔街空无一人。

  请收藏:https://m.bqgrr.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