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一八六七章 蚯蚓走泥纹_鉴宝秘术txt下载全本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在玻璃柜里的是一件清代高仿。

  当然,这话只是烟雾弹罢了。

  毕竟博物馆也会有打眼的时候,所以博物馆馆长咬了咬牙,也就答应跟张天元设这个局了。

  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张天元一来他这博物馆,就看出许多藏品其实都是高仿,这个事儿要是暴露出去,他博物馆的名声会更臭。

  虽然被称作市博物馆,然而实际上却是一家私人博物馆,出现这种事儿太正常不过了。

  这消息传出之后,张天元就等着有人上钩了。

  才过了半天时间,就有一老太太捧着一花盆来找他了,说这是北宋钧瓷。

  张天元不由好笑,这北宋钧瓷哪儿是那么容易得来的啊,您要是真得到了这玩意儿,可就达了啊。

  仔细看那花盆,竟与之前的瓷器仿制技术十分相似,张天元就留了个心眼。

  这老太太说:“我这上面有蚯蚓钻泥纹,怎么不是钧瓷了?”

  还挺倔强的。

  张天元笑了笑道:“那叫蚯蚓走泥纹,不叫蚯蚓钻泥纹。”

  老太太点了点头道:“是啊,就是蚯蚓钻泥纹啊,这东西就是真得啊。”

  张天元心道这老太太要不是故意来捣乱的,那就真得是有点一知半解了,只听人提起过什么纹儿,然后在自己没有充分掌握的情况下,就认为这个招数学到了。

  她认为有了蚯蚓走泥纹,就一定是真的,嘴里还说的是“蚯蚓钻泥纹”,虽然这意思嘛,好像也对头,不过行话就是行话,大家都用的,你非要给改了,这不是乱了嘛。

  张天元只好苦口婆心地说道:“老太太啊,在民国的时候,只要看蚯蚓钻泥纹,我呸,是蚯蚓走泥纹就好了,现在不行了,现在人厉害啊,这种东西都能仿造出来的。”

  钧瓷,是在建窑和耀州窑的风格基础上综合而成的一种独特风格,受道家思想深刻影响,在宋徽宗时期达到高峰,其工艺技术挥到极致,无论是呈色和各种纹理的表现,做到窑变可控随心所欲的表现技术,后世至今无人能仿造。

  宋代受理学的影响,反应在瓷器上就是规整对称,无论是造型或纹理都遵循这一原则,特别是北宋官造钧瓷,不论文房用具或大型祭器都严格遵守这一原则。

  规整对称,高雅大气,宫廷气势,一丝不苟。其势沉重古朴,明亮而深沉。

  放大镜观察,蚯蚓走泥纹泪痕用气泡一个个串连一体呈立体的爬行状,鱼籽纹呈一摞摞鱼卵正欲孵化而出。还有牛血纹,血色深红暗沉杀气腾腾,庄重威严等等,难以一一叙述。

  北宋官窑钧瓷的色和纹理大小和分布,都能做到人为控制而恰到好处,是北宋瓷艺的最高工艺水平的体现。这批钧瓷工艺早已失传,而窑址汴梁也随冰冻积水而下沉。“纵有家财万贯,不如钧瓷一片”。可见当时钧瓷产生的轰动效应。

  于是各地群相仿效,窑口林立,但至今仍然不得要领。至今,研究文章汗牛充栋,考古窑口不计其数,因都未见过这批北宋官造钧瓷,也只能是管中窥豹了。

  事实上民国以前,宋钧鉴定有绝对特征,这个绝对特征被喻为蚯蚓走泥纹。蚯蚓走泥纹的形成,是因为钧瓷的釉非常厚,能够厚达七八毫米。

  请收藏:https://m.bqgrr.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