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二五九章 没落的皮影_鉴宝秘术txt下载全本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果的戏剧形式;而皮影戏中的平面人偶以及场面景物,通常是民间艺人用手工。刀雕彩绘而成的皮制品,故称之为皮影。在过去还没有电影、电视的年代,皮影戏曾是十分受欢迎的民间娱乐活动之一。

  皮影戏是中国汉族民间的一门古老传统艺术,老帝都人都叫它“驴皮影”。皮影不仅属于傀儡艺术,还是一种地道的工艺品。它是用牛皮、驴、马、骡皮,经过选料、雕刻、上色、缝缀、涂漆等几道工序做成的。受到外在环境以及兽皮材料质地上的差异等种种因素影响,皮影戏偶造型风格各地不同。

  皮影戏从有文字记载,已经有2000多年的历史,汉武帝爱妃李夫人染疾故去了,武帝的思念心切神情恍惚,终日不理朝政。大臣李少翁一日出门,路遇孩童手拿布娃娃玩耍,影子倒映于地栩栩如生。李少翁心中一动,用棉帛裁成李夫人影像,涂上色彩,并在手脚处装上木杆。入夜围方帷,张灯烛,恭请皇帝端坐帐中观看。武帝看罢龙颜大悦,就此爱不释手。这个载入汉书的爱情故事,被认为是皮影戏最早的渊源。

  中国皮影艺术从十三世纪元代起,随着军事远征和海陆交往,相继传入了波斯伊朗、阿拉伯、土耳其、暹罗泰国、缅甸、马来群岛、日本以及英、法、德、意、俄等亚欧各国。

  中国地域广阔,各地的皮影都有自己的特色,但是皮影的制作程序大多相同,通常要经过选皮、制皮、画稿、过稿、镂刻、敷彩、发汗熨平、缀结合成等八道工序、手工雕刻3000余刀,是一个复杂奇妙的过程。皮影的艺术创意汲取了中国汉代帛画、画像石、画像砖和唐、宋寺院壁画之手法与风格。

  这个老人拿来的皮影,应该是陕州皮影。

  其实关于陕州皮影,在武帝之前还有个故事。

  相传汉文帝时代,太子刘启出生后啼哭不止,整皇宫为此苦恼不堪。一次,一个宫女偶然发现年幼的太子盯着窗外树叶投在地上的影子出神,忘记了啼哭,并高兴的手舞足蹈。于是,宫女们用树叶剪成各种人形,动物的道具,用灯光投影在白布上哄逗太子开心。由于树叶很快就会干枯,保存时间太短,后来宫女们发现用牛皮做成的道具韧性好,易保存,易收藏,皮影由此而生。

  当然,不管是汉武帝见李夫人,还是汉文帝悦太子启,这都是一种民间传说,表明了皮影是自汉代开始就存在的。

  而这个老人家的皮影之中就有汉代的皮影,也算是物证了。这东西究竟是从哪儿来的,张天元不想去深究,他现在只想将这东西快点弄到自己的博物馆里面去,然后让世人都知道,咱们国家还有这么辉煌的一门文化艺术。

  即便如今没落了,可总归是老祖宗留下来的好东西,

  请收藏:https://m.bqgrr.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